早期的京剧舞台不像现在这样的“镜框式”,一面对着观众,三面都是后台;而是三面“开放”,只有后边是“后台”的。舞台上也根本没有现在这样的幕布,只有舞台后部的一张彩色绣花大帐子,帐子的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门,挂着门帘。从观众这边看过去,左边的门,叫作“上场门”;右边的就是“下场门”。这样的一套装置,在京剧有了幕布与布景后,就被称之为“守旧”了。
京剧的乐队,最初在演出时摆放的位置不是像现在这样在舞台的一侧边幕内,而是直接放在舞台的正中央,就在“守旧”的上下场门之间那个位置。在乐队的前边才摆放“一桌二椅”等道具。
正因为京剧的乐队是坐在舞台正中的,所以才被称为“场面”——过去,在京剧开始演出前,乐队先要坐在那里敲打三遍。叫作“打通(读tòng——去声)”。那更是直接在展示京剧的“场面”了。
后来,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幕布与布景,乐队当然就不能再放在舞台中央。这才移到舞台的一侧去了。
50年代初,因为京剧乐队的扩大和现代型剧场的建设形成,还曾经有过将乐队放在舞台前的乐池里的情况。但后来发现那样的话,乐队的演奏就会形成一堵“音墙”,把演员的演唱声音全都封闭在舞台上了,观众根本听不见。所以很快就取消了这种做法。连“样板戏”那么庞大的乐队大都也没有再次移到乐池里去(个别有例外)。
最初将乐队移到舞台旁边时,乐队也还是完全暴露在舞台上的。后来才渐渐向“内”移动,“躲”进了边幕后。为了进一步净化舞台,后来还在放乐队的边幕与舞台面之间加上了一块像“纱窗”似的大隔板,使得乐队的主奏乐器演奏者能够看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而观众则看不见乐队了。
近一二十年间,京剧的乐师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很正确的,大大的好事),有些名琴师往往被故意从边幕后“推出”来,坐在观众能够看得见的地方(当然也还是在侧幕条的旁边)。他的一些突出的演奏技巧,再配合以演奏者激烈的演奏动作和表情,往往就会更多地被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种做法固然也符合“间离效果”的原则,但多少还是有点“搅戏”,似乎不足为法。因为戏剧终究还是应该以舞台上演出的故事为中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