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研究调查最初手风琴出现的年代的话,人们不会想到早期有过殖民历史的新西兰,尤其是新西兰离开世界手风琴发展的中心地区有半个地球之远。然而英国最早的殖民者之一,1839年9月24日到达新西兰的 Edward Jerningham Wakefield 确实论载了一篇有关他如何练习手风琴的文章:
“一个名为 Te Kaeaea 的人用一根长长的木制带尖顶的茅来搔痒,以逗我们发笑,看到我们痒得四处逃窜时又哈哈大笑…,第一天当他上船准备离去时我给了他报酬。我在一件大斗蓬下面拿着一只手风琴,并用嘴和着琴声,唱出音符欺骗了他和其他20个当地人,使他们相信我的嘴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他们对我的口技深为敬佩。直到一两天以后,我让他们知道这诡计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手风琴还是被理解成我的嘴。
新西兰的毛利族人看上去很快就掌握了手风琴的演奏技巧,因为到1901年时,他们已经能用手风琴来伴奏他们自己的歌曲了。本世纪初在 Author Guy Scholefieldr 的文章中对手风琴进行了评论,认为它和口琴一样是被用来为毛利舞进行伴奏的。尤其是1901年 Cornwall 公爵的官方来访期间以及1920年威尔士王子来访期间。
20年代期间,一条题为“如百褶般的手风琴”的广告出现在报纸上。一家生产厂甚至称其为“手风琴百褶公司”,充分证明手风琴的流行程度已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然而手风琴历史上意义重大的鼎盛时期是在1930年至1940年的这十年间,而50年代间却黯然失色,直至现在。
1863年一些早期的按钮式手风琴被装运到一艘波西米亚人的船上,并以“KIWI”(新西兰一种当地鸟)为品牌名。
尽管六角型琴和一些手风琴很早就出现在新西兰,但1936年真正标志着手风琴市场在新西兰的发展。这一年他们取消了对意大利手风琴的制裁(根据悉尼R·Harold Court所编的目录)。这份目录到列出了一些可在市场上出售的品牌,打1/3折扣外加15%的关税回扣。直到此时,新西兰人开始对手风琴感兴趣,一战后不久,第一架键盘式手风琴亦来到了新西兰。
Arnie Hartman 的来访促使手风琴在新西兰的流行达到了全盛时期。他证实了手风琴弹奏流行音乐的可能性,由此引起了许多未来手风琴家们的注意。
一次不同寻常的巧合使新西兰的手风琴家们获得了巨大的长进。1938年 Allan Jones,当时的一名年轻手风琴家参加了一场在奥克兰举行的演示会,并为 Arnie 的表演所震惊。更巧的是 Arnie 和 Allan 住在同一家酒店里,而且第二天早晨同桌共进早餐。这一次偶遇促成了他们以后一生的友谊。Arnie 作为 Allan 的客人在新西兰住了近一年,并通过定期的音乐课和手风琴辅导作为报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西兰人对手风琴的了解。之后的几年里,手风琴在新西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直至今日,这种稳定的发展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