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为中国民乐类中的管乐类。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历史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金、元时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
每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到了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唢呐也是有不同种类的,不同种类的唢呐在会用于不同的场合。
传统唢吶:传统唢呐管身为木质,上有八个孔,芯子与唢呐碗都是是金属的,哨片是用芦苇做的,经常用于各类大小舞台演出。
传统唢呐一般可以戏曲伴奏、歌曲伴奏、民乐团国内外演出、独奏等。常见的唢呐有小唢呐、海笛、中音唢呐、大唢呐。
加键唢呐: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是中国传统唢呐的改良乐器。杆上的音孔按十二平均律开列,健全了半音,转调方便。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种,较传统唢呐音色丰富、音量增大,并扩展了音域。
加键唢呐模仿西方单簧管和双簧管的机械装置对传统唢呐进行了加键改良,主要应用在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常见的改革品种主要有加键高音、加键中音、加键次中音、加键低音唢呐等,扩大了唢呐演奏的音域,可以成功演奏十二平均律各音,方便转调,音色更具有融合性,增强了乐队唢呐组的表现力。
但是音色有些偏向于西洋乐器中的萨克斯,许多传统唢呐的技法无法运用,而且专门的加键唢呐的独奏曲犹如凤毛麟角,因此在民间普及度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