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教程>

古琴曲大全/古琴曲简介(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6-05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静观吟》

  一说为唐代李勉作。曲取“万物静观皆自得”之意。共分三段。《诚一堂琴谱》中认为:“曲短趣长,音疏韵足。”

  《良霄引》

  最早出现在虞山派的代表作《松弦馆琴谱》中。《琴学初津》后记中说:“是曲虽小,而义有余。”“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乐曲虽然短小,却有器乐化琴曲的特点。是一曲美好夜晚的赞歌。

  《南风歌》

  传说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歌词:“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人据此作歌。

  《清夜吟》

  据吴僧文莹《湘山野录》等书记载,隋代贺若弼所制宫声十小调中就有此曲。宋代颇流行,苏东坡有:“清风终日自开帘,明月今霄独挂檐。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应合爱陶潜。”的诗句,介绍了这一琴曲的意境。

  《普庵咒》

  又名《释谈章》。它的乐谱最早见于明末的《三教同声琴谱》(1592)。清代大套琵琶曲和佛教丝竹曲中也有《普庵咒》这个曲名。根据琴谱旁的梵文字母的汉字译音来看,可能是帮助学习梵文发音的曲调。古代曾有普庵禅师,可能是本曲的作者。一说此曲为杭州隐士李永南作。全曲共十二段,段尾都接以共同的曲调,听来回还反复,连绵不绝,在琴曲中颇有特点。《天闻阁琴谱》评:“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乐曲使用了较多的撮音,帮助音乐造成了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气氛。曲式上有一些类似丝竹曲中曲牌联结的形式。

  《湘妃怨》

  相传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舜死后,两人异常悲痛。后人据此作歌来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忆故人》

  明代传谱中有《山中思友人》,此曲于它题材相似,却是另一作品。这是近代彭祉卿的传曲,刊载于《今虞琴刊》(1937年)。全曲共六段,曲调委婉深情。

  《渔歌调》

  曲调初见明、清各谱,称《渔歌调》或《极乐吟》。常作为同一题材的大型琴曲如《唉乃》的序引。此曲声调悠扬动听,清新隽永,充分体现了柳宗元《渔翁》一诗的意境。

  《泽畔吟》

  《神奇秘谱》说:“是曲也,或言雪江之所制也。”认为是浙派琴家徐天民所作。内容取自“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在楚国很不得志,被楚王放逐后,披发行吟泽,由于他的一片爱国之心受到了压抑,以致形容枯槁,颜色憔悴,当遇到渔夫时,他向渔夫倾诉自己“郁结蒙尘”之情,可渔夫却“鼓绁而去”了。分段标题“游于江泽”、“行遇渔夫”、“蒙世尘埃”、“鼓绁而歌”四个。此外,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旁还分别标有“憔悴枯槁”、“我独清醒”、“此段鼓绁声”。

  《雉朝飞》

  《诗经》中曾以雉之朝飞作为爱情生活的象征。琴曲继承了这一主题,并流传着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故事是说:卫女殉情而死,她的褓母在墓前哀伤地奏起她生前抚弄的琴,忽见两只雉鸟双双飞去。(杨雄《琴清英》)另一个故事说:牧犊子终年放牧打柴,直至暮年仍是孤身一人,他见雉鸟都是成双成队地愉快飞翔,非常羡慕,愈加感到自己的孤独凄凉,伤心地唱到:“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独伤兮未有室,时将暮兮可奈何?”(晋崔豹:《古今注》)现存琴谱沿用了后一个解题。魏武帝时有个卢姓宫女,擅长此曲。(《乐府古题要解》)可见它是渊远流长的古曲。清代琴家称赞说:“极乎曲之圣,而音之神也。”“逸韵幽致,含恨无限。”(《琴苑心传》后记)“奇音妙趣,《雉朝飞》为最。”(《诚一堂琴谱》后记)存谱初见于《神奇秘谱》,明末的《松弦馆琴谱》因其节奏急促而不予收录。

  《醉翁吟》

  宋代沈遵根据欧阳修《醉翁亭记》作过一首琴曲,但不适于配歌。沈遵的朋友崔闲又与苏轼合作,另作一首,词曲璧合,流传于世。存谱见于《风宣玄品》。

  《洞天春晓》

  传说明代沈音梦游洞天,遇一老人奏中和之曲,醒后作此曲。乐曲尤如游仙境,“令人清心莹,尘滓尽消。”(《诚一堂琴谱》

  《古神化引》

  传自明代,一共十三段。有别于三段的《神化引》。《伯牙心法》认为它“其音铿锵,超乎群类。”《琴苑心传》指出它是《羽化登仙》一曲的删本。

  《鹤鸣九皋》

  琴曲取《诗经》:“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诗意。传曲九段,谱见《神奇秘谱》。

  《鹤舞洞天》

  传为苏轼作《放鹤亭记》以后而作。全曲六段。表现了清远空旷、超然尘外之趣。

  《黄云秋塞》

  传说为宋代黄庭坚所作。分四段。取塞外思乡之意。

  《列子御风》

  宋末毛敏仲作。共分十段。选取列子神游太空,御风而行,故名《御风行》。

  《箕山秋月》

  明代周同庵作。二十四段。传说尧欲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临流洗耳以拒之,并隐居箕山。乐曲歌颂其“清风高洁。”《五知斋琴谱》:“琴之大曲有五:洞天、箕山、羽化、秋鸿、胡笳是也。”又说此曲具有“幽奇古淡”的特点。

  《屈原问渡》

  题意取屈原行吟泽畔,问渡于渔夫的故事。见于明、清琴谱,如《浙音释字琴谱》、《琴谱正传》等。

  《苏武思君》

  又名《汉节操》。内容歌颂汉代的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历尽艰辛、凛然不屈的崇高气节。传谱分十段。现代作曲家李焕之曾据此编为合唱曲。

  《雁过衡阳》

  见于明、清的琴谱。全曲十段。描写雁群由北往南,去寒就暖的远征。

  《庄周梦蝶》

  宋末毛敏仲作。题意取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的寓言故事,乐曲中有翩然飞舞的描写。传曲有八段、十二段不等。

  《禹会涂山》

  宋末毛敏仲作,共十四段。传说夏禹曾经会天下诸侯于涂山,从此歌颂禹的盛德。作者曾将此曲更名为《上国观光》,拟献给元世祖。曲谱见于《神奇秘谱》、《琴谱正传》等三十余种版本。

  《羽化登仙》

  传自明代的《古音正宗》琴谱。共二十段。一说题意取自苏轼《赤壁赋》“羽化而登仙”句。其删节本称《岳阳三醉》,共二十段。一说取吕洞宾三醉岳阳,飞渡洞庭的神话故事。

  《圯桥进履》

  传说张良在下邳的桥上遇见一个老者落鞋于桥下,就为他捡回穿上,老人见张良谦恭敬老,授以《太公兵法》(最早见《史记---留侯世家》, 并说张良日后辅佐刘邦取得天下即得益于此书。)有三段至七段不等。《风宣玄品》中的是三段有歌词的,各段标题是:一、傲慢试贤;二、恭勤敬老;三、授以奇书。

  《天风环佩》

  又名《碧天秋思》、《听秋吟》。共四段。初见《神奇秘谱》(又一说是传自明代的《古音正宗》琴谱)。标题的意思是形容琴音的奥妙,有如神仙在天空乘风来去,虽然不能见到,却可以听到佩玉铿锵的声音,有凌云出尘之意。

  《石上流泉》

  初见于明代的《琴谱正传》( 1547 )。存谱为八段。关于它的作者,有伯牙或刘涓子等说法,并不可信。乐曲表现了碧涧泠泠、枕流漱石的意趣。

  《双鹤听泉》

  最早见于明末的《文会堂琴谱》( 1596 ),该书把它编在了《双清》曲前,并注有《双清之引》。可能是宋代石扬休所作《猿鹤双清》的序曲。后来也把它简称为《听泉引》。表现了古代文人超然出尘的清高思想。

  《苍海龙吟》

  又一名《苍江夜雨》,九段。最初见于明末的《伯牙心法琴谱》( 1609 前)。古来形容琴音的美妙有:“琴能动苍海老龙之吟”的说法,可能是命名的由来。有些解题认为乐曲表现了象龙出云入海那样飘忽动荡的意境。《五知斋琴谱》说它以“清冷和缓之调,寓飘忽动荡之势”,“其音有似于龙吟”。

  《墨子悲丝》

  又名《墨子悲歌》。《太音希声》说是李水南用《牧歌》改成此曲。最早刊于明末的《伯牙心法琴谱》。解题说墨子因见到洁白的丝帛被染成各种颜色,而联想到在社会中受到污染而不能保持清白的人,认为人被习俗所移,有如白丝被污染,未能洁身自爱,因而凄然感慨。

  《鸥鹭忘机》

  《神奇秘谱》在《忘机》一曲的解题中介绍它是宋末刘志方根据《列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所作。故事说:海翁因为没有伤害鸥鸟的机心,所以得到了它们的亲近。自从他有心捕捉它们后,便被它们疏远。以后很多谱本都沿用了此解题,但曲名改为《鸥鹭忘机》或《海翁忘机》,音乐已经完全不同,可能是附会原意的另一作品。曲意隽永,指法细腻,是明、清以来颇为精致的抒情小品。《五知斋琴谱》后记中说它表现了“海日朝晖,沧江西照,群鸟众和,翱翔自得”的意境。

  《韦编三绝》

  见于明初的钞本《琴书千古》( 1738 )。历代刊传琴谱中还没有此曲。这是根据孔子治《易》的故事表现刻苦读书的琴曲。另外有王元伯( 1739 )根据读书声所作的《孔子读易》,但与它并不是一个曲子。

  《玉楼春晓》

  见于《梅庵琴谱》。以前的琴谱中没有刊载,可能是近代的作品。

  《阳春白雪》

  传说古代有个歌手先唱《下里巴人》,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后再唱《阳春白雪》,由于艺术高超,难度很大,跟着唱的人就少了。(宋玉《对楚王问》)传为春秋时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根据“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说,于是《阳春白雪》被称为曲高和寡的代表作品。后来分为《阳春》和《白雪》两首不同的作品。唐代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吕才曾依琴曲中《白雪》 的曲调重新配词演唱,现存琴曲却没有歌词。《神奇秘谱》列《阳春》上卷宫调,列《白雪》中卷商调。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梅花三弄》

  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姬引》。最早见于《神奇秘谱》。相传一千五百多年前晋国( 265--420 )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人把它移为琴曲(一说唐人颜师古作)。桓伊曾经参加公元 0383 年有名的“淝水之战”。《晋书》中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琴谱中的解题常常引用这样一个故事:王子猷早就听说桓伊的笛子吹得很好,可是一直未能与他见面。有一天在路途中偶然相遇,王连忙下车向他请教,桓伊于是为他吹了一曲《梅花三弄》(《神奇秘谱》引《琴传》)。他吹的这支笛曲原名《三弄》,以后又有了《梅花引》、《玉姬引》等名称。乐曲通过对梅花洁白、芬芳、耐寒的歌颂,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坚贞不阿。乐曲前半阕奏出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以表现寒傲霜雪的梅花和它那恬静而安详的神态;后半阕运用“拂”、“琐”等指法,用强烈的音色对比和急促的曲调来表现梅花在严寒劲风中迎风摇曳、坚韧不屈的动态和形象。因曲中泛音在不同的徽位上反复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神奇秘谱》所载《梅花三弄》每一段分别都有小标题,它们分别是:一、溪山夜月;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三、二弄穿云,声入云中;四、青鸟啼魂;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六、玉箫声;七、凌云戛玉;八、铁笛声;九、风荡梅花;十、欲罢不能。《绿绮新声》(明万历二五年公元 1597 年)第三段歌词中有:“节操坚持,凛若冰霜,惟有苍松与翠竹长青,可疑结伴为兄弟。”第十一段歌词中还有:“风荡梅花,轻轻舞玉翻银。支撑株干,纵横折截西东。珠胎嫩蕊,数点天地心。乱纷纷的春色,偃蹇摩苍龙,棱层兮癯骨敌寒凝,先开兮桃李漫传名。”《杨抡伯牙心法》(明万历 37 年前,即公元 1609 年前)记“ ....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若夫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尔。审音者在听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东阁,处士之孤山也哉。”《立雪斋琴谱》(清雍正八年,即公元 1730 年)作《梅花曲》,第十段歌词有:“若乃霜晨雪夜,梅花傲骨棱棱,不为之屈。 ...... 试看那雪消也梅香更烈。梅花斗雪开,一往孤标谁接。”在清刊本《琴谱谐声》 卷三“琴箫合谱”( 1820 年版)中的《梅花三弄》为琴箫合奏形式。今虞琴社曾改为器乐合奏曲。傅雪斋演奏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故琴家称之为“新梅花”。广陵派据《蕉庵琴谱》所奏称为“老梅花”,它节奏自由跌宕,更显梅花刚健挺拔的气质,特别曲终前音乐突然从 F 调转入 a 角调,表现了梅花桀骜不驯,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文章 推荐

古琴曲大全/古琴曲简介
人气:238
古琴教程
古琴曲大全/古琴曲简介

大家都在看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历来论及古琴, 虞山派是必谈的话题,然综观当今琴坛,甚至延伸到上一辈琴家,只要将他们所弹琴曲和虞山派代表琴谱《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所载曲目加以对照,...

古琴百科 135 阅读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古琴赏析 117 阅读

琴与萧的绝响

琴与萧的绝响

在我国古代吹管乐器中,箫是最具古典风味,最富文人气质的一种乐器。 早在几千年前,箫就在我国民间流传了。那时的箫均为单管的言箫。 汉代以后,出现一种等管形制的排...

古琴百科 231 阅读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206 阅读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du 逗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逗字的减字体式。 弹法:或减作 左按右弹,两指相斗出声,也就是迎按位上之声,注下按位,以当本位之声为逗。与撞法不同,撞...

古琴教程 201 阅读

古琴隔位取音《浒上》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浒上》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hǔshng 浒上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浒上两字的减体式。 弹法:或单写 午 字。按弹得声少息,即上一位有音,速过别弦接弹,这一上的声音名曰浒。取音虽直而...

古琴教程 98 阅读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虞山派 虞山琴派形成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这是一个充满变动更替的时代。朝政的紊乱,帝王的荒淫,政教的分离,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得士大夫的心态呈现出躁动和愤激...

古琴百科 371 阅读

古琴的常用材质

古琴的常用材质

历代造琴都重视选材标称琴材为面桐(梧桐)底梓,所谓阴阳材,桐木为阳材,梓木为阴材,琴面板起传音和振动发声作用,故常选质轻而传音良好的桐木;琴底板起托音(匮音...

古琴百科 122 阅读

古琴隔位取音《进复》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进复》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jnf 进复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进复两字的减体式。 弹法:于按位弹得声后,即上一位有声曰进,随即归本位有声曰复,共得三声。运指先扬后抑,取音连活圆...

古琴教程 69 阅读

古琴音位谱字《散》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音位谱字《散》古琴指法减字

sǎn 散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散音的散字的减体式。 弹法:左手不按徽位,仅以右手个指弹弦,名为散音。下指不刚不柔,宜在岳山与一徽的中间着弦弹拨,得出中和的音声。...

古琴教程 67 阅读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古琴视频教学 179 阅读

传统琴曲结构简介

传统琴曲结构简介

琴曲结构 琴曲一般具有: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琴曲结构。此外还有一些远古的琴曲,从其他音乐体裁移植过来的琴曲,以及专为伴奏歌唱的琴曲等,它们又有自己...

古琴教程 193 阅读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李凤云(公元 1961 年 ),天津人,现代广陵派女琴家。 李凤云于公元 1976 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 1981 年升入天津音乐学院,主修琵琶,并随陈重学琴, 1985 年毕业并留校任...

古琴名家 301 阅读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曲谱 274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档案

明代传世古琴《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档案

《 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 》 年 代: 明(1368-1644) 长 宽 厚: 长 126 宽(额 21,肩 22.5,尾 15)厚 5.5 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色漆,琴面呈小蛇腹间冰裂断纹,琴底为小蛇腹...

古琴赏析 8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