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中,扬琴是唯独兼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乐器。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广阔,品种繁多,遍及欧,亚,美,非与大洋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扬琴艺术,它既是各国传统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发展起来的活的“机体”。从宏观的多元的历史背影,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着眼,结合扬琴本体的传布演变,形制构造,译名词意,演奏技巧,风格特点等各方面进行纵横立体的比较研究,世界扬琴的传布于分支,可分为三大体系:即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和中国扬琴体系。而中国扬琴体系是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中应用最广泛,乐手最多,发展最快的一个重要类型。扬琴于明代传入我国,在民间广泛流传,遍布大江南北。经过民间演奏家的代代相传,无论从击弦工具,演奏方法和技法等都完全得到了彻底改变。中国扬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广东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江南丝竹扬琴等流派。并有丰富的表演形式:独奏,重奏,齐奏,伴奏,扬琴弹唱和扬琴乐队等,已经成为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扬琴体系。
建国55年来,扬琴发展的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也是十分可喜的。从事扬琴专业研究,演奏,教学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日益增多。因此,扬琴的基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就扬琴的基础教学——腕,指教学的尝试和研究浅谈如下:
一、三指持竹法和手腕的运用,练好手腕。
如何持好琴竹呢?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三指(即食指、中指、拇指)持竹法。将琴竹靠竹柄的四分之一处放在自然弯曲的食指第一关节线外侧,其他三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大拇指平放在食指,中指上面,轻轻地压住琴竹柄。但拇指指头不可超出食指,要与食指平齐,中指第二节靠近指头的关节处始终垫住琴竹柄,与食指保持一定距离。无名指和小指贴近手掌。这样持竹后成半握拳状,使琴竹柄端处于的控制之中。
练好手腕的转动是演奏好扬琴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无论是力度的对比、速度的变化、大跳的演奏等,都要依赖于手腕动作的灵活和击弦后反应的灵敏。
开始练习时,不要在琴上练。先作持竹练习,把手型(即持琴竹的姿式)搞对,然后持琴竹练腕。为了加强对手腕的训练,两手先不要悬空练,上身端正坐好,可将小臂分别放落在两退或其他支撑物上,只要敲击面的高度与练习者的腰部平齐就行。这样,可防止肩、臂颈部的紧张,便于放松。前面再放一被击物,如小方凳,在凳上画一小圆圈,两手在练腕敲击时,琴竹头都要打在小圆圈的一点上。先只作单手练腕,由一下可增至两下,四下。然后,两手交替进行训练,练习种种节奏型。如XX XX | ……、XXXXXX | ……、XXX XXX | ……,要坚持练好。敲击时,手腕凸起或凹下再敲击,都是不对的。练习时,手腕动作要有连贯性,琴竹在上翘或下击时,不应有任何停顿。要防止手腕单纯地只作伸曲的机械式的上下动作,而忽视手腕的转动。
在训练中,应体会到向下击弦时即“用力”,向上回竹时即“放松”,这种击弦和回竹,即“紧”和“松”的击弦动作是一刹那间的一次性动作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动作要敏捷、连贯、流畅。不能把这两个动作分开来完成,如果这样,其效果将会成为机械、笨拙、僵硬的击弦动作。应特别注意的,就是向下击弦时,琴竹与琴弦应该是成垂直线的角度。
在持竹正确,两手能交替敲击后,就可以在琴上进行练习了。练习前必须掌握两个重要的问题,即触弦点和击弦点。
触弦点是指琴竹击触琴弦的接触点。我认为琴竹的触弦点有两个部位的击弦发音效果各不相同:用琴竹头蹭部位击弦其发音较为坚实、纯净。中间靠后的部位击弦,其发音扎实、饱满,以表现乐曲内容来运用。
击弦点是指琴竹击触琴弦的部位。理想的击弦点应该是:高音区是在距琴码1.5-2公分,中音区2-2.5公分,低音区为2.5-3公分为宜。若靠近琴码击弦,会使音色发梗,严重的出现击奏琴码声,很容易击断琴弦。若离琴码太远击弦,会使声音发虚,空而单薄,练习中要认真对待。
在训练中,应特别注意扬琴的音色。这个问题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其一是为了加强手腕的力度,追求音量使劲击弦,结果发音很噪,严重的会有打铁丝的音响效果。其二是害怕发噪音,便采取轻打弱奏的办法,结果使发音很虚,没有力度对比,这也是错误的。应该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击弦方法,要求达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的效果。哪些原因会产生音色不好听的现象呢?我认为除扬琴的制作等客观因素外,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第一,击弦部位不准确。练习中要严格掌握触弦点和击弦点的要求,提高击弦的准确度。第二,初学,者普遍存在用琴竹头的击触琴弦的毛病,这是造成扬琴琴音色不好听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如果上述两种毛病都不存在,那就属于击弦动作本身的问题了。演奏扬琴的音色好坏与击弦动作的正确与否有直接关系。练习中要充分运用好腕力,通过腕指结合,借助琴竹本身的弹性作用,使之产生一种弹力,这样发出的音既有颗粒性,音色也就好听了。作为一位扬琴演奏者,要追求扬琴的音色美,使听者感到象是从音箱里“迸”出来的音那就好了。这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要靠苦练、靠体会,要有良好的听力才行。教师要善于观察,对学生准确的击弦动作要立即抓住不放,使之认真领会,并照此练下去。
学习者在练习中,往往会出现琴竹击弦无力,使不上劲的现象。这是因为在敲击时,没有将力集中用在琴竹头上,而将力分散在手、琴竹杆上的缘故。练习者要加强击弦练习,细心感觉和体会,将腕力通过琴竹杆集中用在琴竹头上,这样发的音才坚实、纯净、富有弹性。开始要分别用慢速作单手击弦动作的练习,认真体会击弦动作。然后,就可以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扬琴技巧训练了。扬琴技巧可分为单音、轮音、弹轮和特种技巧(拨弦、刮奏、压弦、浪竹等)四大类。其中单音技巧(分打、衬打、卒打、夹打、音阶等)是练好其他种种技巧的基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在练习中,要坚决纠正打错音、打杂音、打琴码、打虚音、打空(指有击弦动作,但没有击中琴弦)等不良现象。
手腕的运用,除作上下转动外,还应练好以腕为中心的左右和斜向转动的击弦动作。这一点对演奏好扬琴极为重要,应引起十分重视。
一般说来,腕的转动在演奏中不宜过大,尤其是快速演奏中,转动幅度则应小。在扬琴的平行位置上的两音之间要尽可能做到用腕的转动来击弦,避免
用手臂移动的办法来击弦,这样才能做到击弦准确,更好地适应衬打、交叉、快速的演奏。
二、当手腕基本上达到运转自如和转动灵活以后,便可进行手指练习。
演奏扬琴击弦动作主要是以手腕关节作上下“转动”为中心,结合指捻竹的配合动作来完成的。所谓腕指结合也就是在作击弦动作时,以腕关节为转动中心,手指配合手腕作捻竹动作的过程。击弦动作是向下击弦和向上回竹两个连贯动作一次性来完成的。
为了加强手指的训练——拇指、食指、中指持竹的练习,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做的手指辅助练习方法:即按演奏姿势对琴坐好,双手持竹,将两手放落在左码条第二、三个码子上,三指持竹,无名指和小指贴近手掌,这样依赖于手腕和臂的放松。在练习时,不用手腕,只用三指捻竹进行击弦动作的训练。
手指练习,也可将双手悬空,同样不用腕力,只用三指捻竹作击弦动作来进行训练。练习中,一般会产生如下几个问题:因拇 指为了捻竹,会使拇指弯曲或超过食指。由于开始练习不习惯,没有掌握琴竹,会出现琴竹柄往食指中间的关节移动和琴竹左右摇动的现象。中指拨动琴竹柄时,会产生脱离琴竹柄,中指、无名指、小指互相贴近等现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中指拨竹的灵活和三指捻竹的动作,应引起注意及时纠正。
手指运用得当,在进行轮音练习、快速演奏、交叉、单手击等演奏中,将起到良好的作用,击弦动作将会感到更加轻松、灵活、敏捷。
三、手腕、手指分别练好后,可进入腕指结合和指腕结合的训练。如果有了前面两步的基础,指腕结合也就容易做到了。
在腕指的训练中,还应注意:
1、举琴竹的高度:举竹要低。过高会影响击弦的准确度和演奏速度。但这只有在正确地运用腕力并掌握了指腕结合的用力方法和琴竹的弹性作用以后,向学习者提了这一点才有意义。例如轮音,演奏时一定要双手弹奏得高度一致、密度一致、强弱一致,这样奏出的效果就是一格长线的感觉,非常均匀,在大段的轮音段落中,音对双手移动自如,中间不要有间隙,这样奏出的声音就会很好。
2、手臂的运用:一般说来,小臂还要作上下挥动。当然,在演奏中,因手腕的转动牵动小臂有轻微的动作是正常的,如挥动小臂将会妨碍手腕的转动和分散腕力的运用,特别在轮音和快速演奏中会显得僵硬,严重时肩、颈,甚至上身都会跟着颤动,既要借助臂力甩好腕,又要借助腕力和指腕结合的弹力作用于臂,这样演奏起来,既灵活,又轻巧。
3、左手的运用:我认为当学习者开始进行练习时就要注重左手的训练,使之养成两种“竹法”并用的习惯。进而达到两手力度均衡,密度均匀之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演奏现代乐曲和高难度的乐曲。
4、演奏中的动作训练:这里讲的演奏中的动作,不是指两手如何运用琴竹的动作,而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根据乐曲内容的要求,如何运用恰当的表演动作,以加强音乐表现力而言。这种表演动作的配合,将会直接影响演奏效果。在演奏过程中,不外乎头部、双手、上身三个部位的动作配合。一般来说,头部动作可随节奏作适当的点头,演奏强音、双音时可作点头动作……。两手动作的大小要依据乐曲的要求,抒情地、欢快地或雄壮地……,当演奏抒情和慢板乐曲时,两手动作可稍大一些,动作要求柔和、优美,但琴竹不可举得过高,甚至超过头部。演奏热烈的乐曲时,两手动作不宜过大,琴竹不要抛得过高,要有心里节奏,不能用脚打拍子来掌握节奏。使观众看上去有种轻松愉快感。在演奏刚健、雄壮的乐曲时,两手下竹要果断有力,干净利落。上身应随手移动,但不宜过大,演奏高音区时,上身可稍向前倾10度左右,重心落在右腿上。切忌出现上身随手上下左右晃动太大、太多的毛病。面部表情要自然放松、大方自如。当你一拿起琴竹时,就要有一种投入感。在演奏前或演奏过程中,要反排除一切杂念,训练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随时掌握和调整自己的演奏情绪和心态,把自己完全融到乐曲表现之中。
综上所述,扬琴的基础教学——腕、指的教学只要我们重视了,把住了根本和重要环节的教学关,就能得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