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音响、耳机的人群,常用“木耳”一词,形容某人耳朵木讷,听不出音质的好坏。
就听辨音高的能力而言,大部分的孩子,耳朵没有很好,也没有很差。很差,是指压根听不出自己的声音准不准,混世魔王;很好,是指天生对于不准的音深恶痛绝,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没拉准的“残次品”。
大部分孩子的状态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某个音经过他们的左右手,来到世界上时,如果音不太准,耳朵大概是能听出来的;然而如果要把它改准,可能手上要吃一点苦头,例如撑得更大一些,而内心的成就感也要打一些折扣,因为这意味着练琴要停下来,就损失了我们常说的“廉价爽感”。
所以停住、改好、继续,这个过程,带来的是“耳朵感受+1,手指感受-3,内心成就感-5”;加一减八,结果为负数,孩子当然不肯停住改错,而是愿意继续往前“出溜”,赶紧拉完一遍或者十遍;手不受罪,成就感爆棚,感觉自己一副会拉琴的样子,至于耳朵稍微听着别扭点,似可忽略矣。
以前唐僧了无数次,这样练琴只是驯兽。最近的心得是:家长和老师可以想办法让耳朵感受从“+1”变成“+5”,让内心成就感先“-5”再“+7”,来保证孩子形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我们常说,脱离和声谈音准,意义不大。所以,“让孩子演奏一个单音,告诉ta这个音不准,然后调准”,完成这个过程,孩子并不会觉得声音有多大改善、自己做了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但如果给孩子一个和声框架,让ta在其中,从不准确、不干净、不和谐的土黄色,找到准确、干净、和谐的金黄色,那么这里的耳朵感受和内心成就感,就大大不一样了。
老师和家长可以试试这种方法:孩子练习比较慢的音阶时,每演奏一个音,老师(或者有条件的家长)就以这个音为根音,在它上面构建三度(无论大小)和纯五度音程,把三音和五音演奏出来(无论用钢琴还是大提琴),这样会大大有助于音准概念的形成。一旦学生在调整之后,让音准确地落在了红心的位置,请一定以夸张的表情、闪闪发亮的眼神,予以肯定。
表扬是好听的,敷衍的表扬是孩子能够轻易识别的,而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己进步了,则是最大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