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拆个词,天赋——老天爷赋予的。
对于常人,个子、相貌、脑力,是天赋;对于演奏者,听力、分辨力、肢体协调性、手指力量,是天赋。
之前在《这也许是更重要的音乐天赋?》一文中说过,孩子学习演奏,一项重要的天赋,是“识别并放大差异的能力”。今天想聊聊家庭氛围和家长的参与度。我认为它们也是一项重要的、老天爷赋予的礼物
第一,家长自己先要喜欢音乐。家长可以不会演奏,这没什么;家长也可以不懂音乐,没听过莫扎特、贝多芬,不知道冼星海、贺绿汀是谁,这都没啥。但家长如果不喜欢音乐,这个事儿基本是要黄。自己都不喜欢音乐,就别硬努着让孩子学琴了。如果自己实在是对音乐无感,这也没啥,就像很多人(如我)对美食就毫无欣赏能力一样,一辈子没有音乐,也不至于就要了命。但是这样的条件,就不要强迫孩子非要走进“学演奏”的深坑了。偏要入此坑,那么在让孩子做种种努力之前,最好自己先做足功课,努力扮出一副喜欢音乐的样子。
第二,家长对于音乐的反应,会被孩子看在眼里。之前和德国音乐教育家聊天,德国的家长里,会一点乐器的比例肯定比我们要高,但首先他们也仅仅是“会一点”,未必多精通,其次也有很多是并不会的。但他们往往能在家里时不常地播放一些音乐,有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家或作品。他们走在路上,听到音乐的时候,身体会跟着稍微摇摆、简单哼唱几句,而不觉得尴尬或羞耻,这样的身教,对于孩子再重要不过。他们会觉得生活中有音乐是件很正常而非额外的事。
第三,上课请别玩手机,孩子看着呢。大概七、八年前,我比较气盛。有一次下课了,学生家长收起玩了一节课的手机,问怎么辅导孩子练琴,说了句“我也不懂音乐,只能干着急”之类在我看来必须要喷一下的话。我也着实没客气,答曰“你玩了一节课手机,我看好像也并不怎么着急”。类似地,“我们不是特别专业,所以这次把谱子带错了”,在我看来,也属于把没有因果联系的两句话放在了一起,现在偶尔听到,也会忍不住去喷。
大部分家长在音乐上都不专业,这在正常不过。但对待音乐、对待琴课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学琴的进度。对于“孩子练琴,家长是需要参与的”这件事,我就不再论述了;而家长的参与,如果仅能做到“监督孩子练够时间、练够遍数”,扮演好计时器、计数器,效率恐怕只能勉强让人满意。如果家长能尽己所能地理解老师提出的艺术要求(这里需要老师给出明确指导,否则就是老师的不称职),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做到切中肯綮,那就能大幅度节省孩子的时间和精力。
第四,如果要介入孩子的学音乐过程,就请深度介入。大部分孩子可能会对摆弄乐器有好奇,这好奇的消散速度因人而异。真正能谈上“热爱音乐”或“热爱演奏”的,我想是没几个,此处无需煽情或田园牧歌。能坚持把这件事做下来,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冲着家长的面子。“我这么费劲练琴,不就是为了得到你的关注吗?”人都需要关注,孩子更不加掩饰地渴望关注。做一件事,发现有人关注,尤其是如果做好了,竟然还能得到暖洋洋的关注,那孩子自然会倾向于多做这件事、好好做这件事。
在很年幼时,就能够听出自己声音的好坏,并拼命优化、向听过的或脑海里的好声音靠拢的孩子,能有几个?大多数还是需要外界的强力支持和激励,家长如果毫不关心声音的好坏,或者偶尔诈尸式地给一些廉价的、完全没说到点子上的溢美之词,分分钟就会被遗传了优良智商的孩子识破;反过来,家长一句真诚的、走心的、甚至体现了一点点专业性的评价,哪怕是批评,也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动力。
第五,请热爱孩子的演奏。之前在一次大师课上,大师、孩子、家长坐成三角形,我在一旁观察,他们遇到了另一个极端的问题:家长本身懂音乐,眼里揉不得沙子,对于孩子的演奏百般不满,任何小问题,大师还没发话,家长就要跳出来指责和纠正。大师对此并不买账,孩子也紧张起来,瑕疵越拉越多。事后和大师聊天,他说“我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喜欢自己孩子的演奏”。几年前,看艺术大师的演奏,我总喜欢挑些毛病,一副很有见识的样子。一位前辈点拨我:挑错都容易,难的是发现优点。看艺术大师都该用如此目光,看孩子的演奏更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