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苏北地区,唢呐班又被称为“喇叭班”、“鼓吹班”、“鼓乐班”、“叭儿匠班”、“呜哇班”、“响器班”、“响手班”等,近年来又新生“唢呐乐团”、“唢呐艺术团”、“唢呐乐队”等新称谓。唢呐艺人被称为“吹鼓手”、“叭儿匠”、“喇叭匠”、“吹呜哇的”、“吹喇叭的”、“吹唢呐的”、“吹响的”、“响手”、“吹手”等。作为江苏地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乡村唢呐班在苏北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播广泛,一直深受农村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有着相当广泛的受众群体。根据明•正德(公元1506年——1521年)年间江苏人王西楼的《朝天子•咏喇叭》词曰“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的描述,说明唢呐在当时已经传入江苏。明•隆庆(公元1567年——1572年)年间《海州志》卷二:“然居丧不按家礼,丰酒食、具鼓吹,以待吊客……”①这则记述了明代海州地区(即今苏北连云港地区)民间举办丧葬礼仪中使用鼓吹乐的情况。“清•干隆(公元1736年——1795年)年间《沛县志》:‘沛人喜唢呐’,沛县民间亦有唢呐艺人和剃头艺人是一家的说法,迎亲或送葬的唢呐班路过剃头铺②时不演奏,可见唢呐长期流行于沛县民间。”③另据徐州睢宁县钱家唢呐班、赵家唢呐班、邳州市程家唢呐班、连云港东海县许家唢呐班、吴家唢呐班、赣榆县李家唢呐班、宿迁宿豫区殷家唢呐班等家族传承史料证实,苏北乡村唢呐班的历史最迟可追溯至300年以前。
本文试图通过对苏北乡村唢呐班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以期为唢呐班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推动和引导唢呐班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唢呐班现状
截至2010年8月初的调查统计,目前有3千多个乡村唢呐班、3万多名唢呐班艺人活跃在苏北农村。艺人们平均每年参加婚礼、葬礼、祭祖、祝寿、闹春节、闹元宵、送奶糖④、剃毛头⑤、送慰劳⑥、送喜报⑦等农村民俗奏乐活动约30万场次,每年受众百姓约6000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唢呐班的运用场合新增了诸如“过生日”、“贺金榜”、“开业庆典”,甚至有农民因家中一头母牛产了“双胞胎”也请唢呐班奏乐庆贺。部分活动场景如下:
唢呐班在表演内容和形式上,随着老百姓审美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丰富,并且始终与民俗活动密切联系、相辅相成。数百年来,唢呐班在演奏曲目、演奏技法、表演形式等方面蕴涵和体现着非常宝贵的艺术价值,成为苏北大地名副其实的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
(一)曲目丰富、技艺高超
唢呐班可谓我国民间音乐中的瑰宝,它有着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曲目丰富浩瀚,笔者目前统计到的唢呐班传统曲目已达到近千首。在对这些曲目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后发现,传统器乐曲约占50%,民歌约占45%,地方戏曲与曲艺唱腔类曲目约占5%。传统器乐曲有大开门、朝天子、喜柳金、将军令、雁落沙滩、凡字调、北山调等;民歌有孟姜女、小寡妇上坟、摘石榴、光棍哭妻、王三姐赶集、四季歌、茉莉花等;地方戏曲与曲艺唱腔类曲目主要包括梆子戏唱腔、琴书唱腔、柳琴戏唱腔、淮海戏唱腔、大鼓调唱腔、花鼓戏唱腔等。据了解,各地唢呐艺人有其各自的“门面曲目”。所谓“门面曲目”即行内公认的、艺人必须掌握的传统曲目,如徐州、宿迁地区的门面曲目以凡字调为首,其次为喜柳金。唢呐艺人一直比较重视曲目的更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老百姓欣赏需求的变化,诸多流行歌曲及专业创编器乐曲被艺人及时引入到唢呐班中来,这充分体现了唢呐班在曲目方面是传统与当代兼有、继承与发展兼顾。
其次,演奏技法独特多样。唢呐班艺人除了会倚音、打音、指滑音、指颤音、单吐、双吐、三吐、花舌、循环换气等常用技法,还创用了诸多特色技法。这些“特色”技法难度相当大,有的技法令音乐专业院校或演出团体的唢呐演奏人员都难以驾御。如“唇沙音”和“喉沙音”:“唇沙音”是通过强劲的气流冲顶紧闭的双唇,使双唇产生摩擦并带动哨片振动,发出如“狂风暴雨”般的强音;“喉沙音”通过声带发音,形成人声、唢呐声混合音。此外,还有“气顶音”、“龇牙音”、“牙唇音”及“反吹”、“鼻吹”等特色技法,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据悉,唢呐艺人尤为重视“循环换气”技法。在传统曲牌中,90%以上的曲目必须用“循环换气”技法吹奏,一个不会“循环换气”技法的艺人将不能胜任相关曲牌的吹奏,会受到同行的耻笑。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艺人创造并运用这些演奏技法决非易事,其过程必是充满艰辛与曲折,是无数唢呐艺人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而成。唢呐演奏技法的丰富多样,充分展示了唢呐艺人的勤奋和智慧。
此外,唢呐班在乐器制作、音乐传承、训练方式等方面也颇具特色。为节约篇幅,将另文专述之。
(二)依赖“恩主”、附于民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党的“双百方针”要求,1996年“三下乡”活动开始将科技、文化送到了农村,农村音乐活动日益繁荣。在此背景之下,乡村唢呐班抢抓机遇,与时俱进,走上了繁荣发展之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农村老百姓接触观赏其他娱乐节目的机会大增,他们眼界更加开阔了,欣赏趣味也转变了,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老式的唢呐班的“纯器乐”表演,而是转向了现代歌舞表演。唢呐班的运作宗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让老百姓满意”。因为老百姓是唢呐班的“恩主”,恩主的要求,唢呐班必须照办,否则唢呐班失去了恩主,进而也就失去了“饭碗”。为了满足“恩主”的需求,保住自己的“饭碗”,唢呐班艺人于是乎敲起爵士鼓、弹起电子琴、唱起劲曲、跳起劲舞,不惜以高薪将专业演出团体的歌手、演员吸引到唢呐班,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恩主”需要。当前的唢呐班还拥有现代化的灯光、音响、服装、道具、舞台设备及各类中西乐器,它已演变为集器乐、歌舞、戏曲与曲艺等体裁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
通过调查还发现,唢呐班的生存与发展直接依附于民俗活动。唢呐班与民俗活动可谓“鱼水关系”,没有民俗活动,唢呐班则好比无水之鱼,缺乏营养和命源;没有唢呐班参与奏乐的民俗活动,则好比无鱼之水,缺乏生机与活力。唢呐班与民俗活动,两者相辅相成、互融互动。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唢呐班与婚丧民俗活动联系紧密。根据部分艺人原始“上活记录”统计显示,其参加奏乐的民俗活动中,葬礼活动占56%,婚礼活动占28%,其他民俗活动占16%。可见,唢呐班在诸多民俗中,使用率最高的当属葬礼。其原因是“儒家伦理观促成了社会对丧礼的重视”⑧,老人去世乃“当大事”也。为表孝心,子女一般都会尽力将逝者的葬礼办的体面大方。因此,在葬礼中雇请唢呐班奏乐造势便在情理之中了。正如《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江苏卷》所言:“鼓吹乐⑨的应用及讲究程度,莫过于民间的丧葬礼仪。不论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操办丧事,都要请鼓吹乐班奏乐,且仪式相当讲究。故当地素有‘生在江南,死在苏北’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