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舞台,比起二胡等乐器要晚了许多,也许是因为个性太强的关系吧?不过屈指算来,也已经是数十年前的往事了。自从现代国乐团创立以后,唢呐逐渐被引进国乐团中。随着乐器制作的改进,中低音加键乐器的改革,以及哨子、演奏方法等等种种的改进,于是在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唢呐组逐渐成形,成为了乐团中管乐器的强力度重要声部。时至今日,大部份专业乐团的趋势,唢呐组的人数都已经凌驾于笛子组之上,成为管乐人数最多的声部。仅有规模较小或者学校的乐团还是保持以前笛子较多的情形。
为什么唢呐组人数要多呢?
第一是因为音量的问题。也许有人会想说:唢呐已经那么大声了,还会有音量的问题吗?不过我们可以作个比较。以西方的交响乐团来说,小喇叭的音量比唢呐还大,但是交响乐团的打击乐器部份,音量则比国乐团要小。所以,国乐团往往是打击乐出来后,其他旋律声部通通听不见了。唢呐也是一样的,而且由于音量比例过于悬殊,即使是像大陆中广那么多唢呐,有时候也硬是被各种响器给压了下去。
第二则是音准的问题。唢呐与高胡柳琴小笛等等乐器,最忌讳的就是齐奏,尤其是相同乐器的齐奏。像是乐团高胡要嘛只用一把,没有打架的问题,要嘛就要四把或以上,用群体的力量消弭之间的差异。唢呐也是一样,同度的齐奏是很难不打架的。尤其是同样乐器用两把齐奏,是最容易露出破绽的。所以除非真的个个都是音准非常好,否则通常多一些人可以稍微改善这个问题。
第三个则是音色的问题。其实大合奏中,乐器数量的多寡,自然会影响出来的音色。人多通常在气势以及厚度上,会比人少来得好些。同样的曲子由四十人的乐团或者由八十人的乐团演奏,出来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差别。
第四个则是音响效果的问题。这里指的是声部立体的层次。基本上国乐器个性都很强,所以不容易跨声部作和声等结合,例如高胡二胡中胡就无法像第一第二小提琴及中提琴那样结合。而唢呐笛子笙以很难做到像是西方木管重奏那样的和谐交织。所以唯有自成一组,才比较能做出立体层次,以及较完整的和声。而一个基本三和弦,包括重复根音的话,最少也要四个人各吹一部才行,若要音色饱满丰富,人手就得加倍上去。所以人少就没有办法做出完整的音响效果来。
由于上面这些原因,使得唢呐组人数不断增加,成为管乐中人数较多的声部,重要性自然也随之提升。当然这样是会产生其他的新问题的。比如说如果吹不好,破坏力反而比人少的时候更大。而在乐器方面,低音唢呐还不完备,而且由于音色的关系,低音唢呐加强乐队低音的效果并不好,这和加键低音管的情形是很类似的。如何把低音吹管乐器的音色变得更有厚度,是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国乐管乐器种类不多,因此在作曲上受限颇大。现在唢呐组逐渐成形,也有不少作曲家住意到如何来运用这个声部,可以说是为作曲家开辟了一个新的资源。希望作曲家们能逐渐熟悉并了解唢呐组的特性、演奏性能等等,以确实发挥唢呐组的能力。而不要老是写些超出音域、无法演奏、或者不符合乐器性能的曲子出来。这是很让人头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