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大(音太)簇,十二律之一,为阳律,商音,应一月。
正月是一年中之岁首,是春回大地之月,由此说明笙象征着生命之音,春天之音。女娲作笙簧也可视作中国音乐史上的精神渊源。
《说文》:笙,十三簧,像凤之身也。
古人常把笙的外形比作凤身,甚至认为笙音能引来凤鸟。 凤凰与笙 图源《中国笙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 笙的形制主要由笙斗、笙苗(又叫笙管)、簧片、吹嘴和腰箍等部件组成。笙斗有方形、圆形两种,上插笙管,并通吹口。笙管多为竹制。吹奏者将气流吹入笙斗,通过笙管使笙簧振动而发音。 笙的构造 图源《中国乐器大典》
在祭祀大典和宫廷宴享时,笙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君王大宴群臣,宴会上以笙乐相配,营造君臣和悦的盛况。笙在古乐中的地位很高,相当于是众乐之长,起着领奏和主奏的作用,据说当时宴会上往往是唱一遍歌,奏一遍笙,然后其他乐器随着奏。
《仪礼》记载: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宾。笙入三终,主人又献之。间歌②三终,合乐三阕,工告乐备而遂出。
[注]②“间歌”是指歌唱和器乐交替进行。
意思是在乡饮酒之礼的时候,乐工先唱《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曲子;然后笙吹《南陔》《白华》《华黍》三首曲子;再唱一首《鱼丽》,笙领奏一曲《由庚》;唱一曲《南有嘉鱼》,笙领奏一曲《崇丘》;唱一曲《南山有台》,笙领奏笙一曲《由仪》,最后边唱边奏《周南》《召南》等三首曲子才结束。
当时还让以“笙”为官名的“笙师”去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其他乐器:
《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吹竽、笙、埙、籥、箫、篪、篴、管。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演出剧照
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3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笙,它由笙斗、笙管和簧片等组成,表面通饰彩绘,保留了原始笙的特点。通过研究得知,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与现代笙簧完全相同,说明约2400年前笙的制作工艺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
曾侯乙墓出土的古匏笙 笙在古代属于八音中的匏类乐器,同属于匏类乐器的还有竽。著名的典故《滥竽充数》里齐宣王有三百人规模的庞大宫廷竽乐队。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可见笙竽类乐器在当时的宫廷宴会上主导地位,这一时期也无疑是笙类乐器最鼎盛辉煌的时期了。 《南郭先生》动画片段
(《南郭先生》的动画组曾经邀请著名笙艺术家翁镇发先生录制演奏录像,根据翁先生演奏动作进行绘画制作。)
《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郭璞注:列管匏中,施簧管端。大者十九簧。谓和,十三簧者。《吕氏春秋》高诱注:竽,笙之大者,古皆以匏为之。竽,三十六簧。笙,十七簧。《宋书·乐志》中记载:三十六簧曰竽;宫管③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它皆相似也。 [注]③:宫是在14管,是宫调的1音。
可知宋代以前,笙有十三簧者名“和”,十九簧者名“巢”,以及十七簧者名“笙”;竽有三十六簧。而笙与竽的区别不仅是形制的大小和苗数的多少,更为重要的是各配宫调的不同,两者音位的排列方式相异。不过,古时候也有称“竽”为“笙”的情形。
战国下至两汉时期,竽和笙依旧流行于百戏乐队中。两汉出土的百戏陶俑和石刻画以及马王堆出土的两支竽都足以证明。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辛追墓)出土了一件明器(陪葬模型)竽,此竽管虽保存完整,但竽管与吹口之间不能通气,也无气孔、气槽和控制音高的簧片。
辛追墓出土的冥器竽 图源湖南省博物馆 而马王堆三号汉墓(辛追的儿子利豨墓)出土的是一件实物竽,斗型呈椭圆形,两排各11管,中间靠两排管的内侧,又各有两管,共计26管。中间四孔装四组折叠管,每组折叠管有两个按孔,可发两个音,也就是说,该竽实际可发的音是30个,也反映了墓主人生前喜爱吹竽自乐。 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 奏乐俑,其中2个吹竽,3个鼓瑟
1957年河南邓州发现的一座南朝彩色画像砖墓,边框饰卷草纹,画面为乐舞场面,右边两人作舞蹈表演。左边四人或吹笙、或作抃(biàn,鼓掌)、或击腰鼓、或摇鼗(táo)鼓,作舞蹈伴奏。
南朝·乐舞画像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