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笙受音域的限制,一般只用于合奏或者伴奏,很少用于独奏,在演奏时遇到音不够时,常常借音吹奏。但是这种情况在建国后的改制笙中得到了完善。1956年,著名笙艺术家胡天泉先生一曲《凤凰展翅》奠定了笙的独奏地位。
凤凰展翅 (选自《国乐启蒙》之八),德音乐教,3分钟#国乐启蒙1个内容
(凤凰展翅形象的表现了百鸟之王凤凰展翅欲飞,绚丽多姿的形象。)
当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和音技巧,胡先生把十七管十三簧笙扩展到十七管十七簧,将同度音改成了八度音,大大提高了传统笙的和音表现手法,丰富了笙的表现力。后来胡先生又将十七管十七簧发展成了十九簧和二十一簧笙。 十七簧传统笙 还有闫海登先生创作的笙独奏曲《孔雀开屏》也是那一时期的独奏代表作品。闫海登先生还采用山西梆子的音乐素材,创作了《晋调》,动感十足的音乐语言,把热烈欢欣、载歌载舞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时长00:58
笙与乐队《晋调》,翁镇发先生领奏
完整视频请将下方链接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p://wengzhenfa.yuejiao.org/course/8/task/22/show
胡天泉和闫海登两位先生不仅在舞台上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在笙乐创作上也有很大的激情,胡天泉先生的笙独奏曲《芦笙舞曲》《草原骑兵》《海岛晨曲》《南海渔歌》,巴乌笙《阿细欢歌》,笙协奏《冈山音诗》等。闫海登先生的《海南春晓》《沂蒙山歌》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乐器不光会因演奏者的个性而有生命,演奏者所注入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会在乐曲中流淌。
胡天泉和闫海登两位先生都是山西人,他们的演奏也都带有北方的洒脱豪爽。
而翁镇发先生的演奏,会让人对笙的风格印象大不一样。翁先生是上海人,其风格刚柔并济,集百家之长,对东西方作品皆驾驭自如,是当今最有代表性的一代名师。1978年至今,翁镇发先生与他人合作创作的笙独奏曲《海夜思萦》《春歌》《畅饮一杯酒》《湘江春歌》等曲目,同时,还改编了《小河淌水》《达姆、达姆》等乐曲。1985年,翁镇发先生和牟善平先生成功研制出了37簧改良笙,改良后的37簧笙不仅能演奏民间曲牌、传统乐曲,还能演奏现代的和外国的音乐作品,被专家、同行一致认为是中国目前最科学、最先进、结构最合理的一种簧管乐器。后来还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了“科技成果三等奖”。 三十七簧笙 翁镇发先生的演奏风格既可清雅不俗,又可澎湃磅礴,更有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他用37簧改良笙演奏现代派笙协奏曲《河、格、形》《易》,笙与弦乐四重奏《题献II》等。 翁镇发先生还用这把笙征服了欧洲观众,德国媒体说:“世界一流的笙演奏大师演奏的是一件对西方听众来说极具异国风味的乐器,那鲜明强烈的音色对比,让人们时而联想到口琴,轻松欢愉;时而如管风琴,庄严雄伟;又如风笛般自然、原汁原味。一件小小的笙把如此丰富多彩的音色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实属罕见。” 著名笙艺术家、教育家,允中乐教导师,允中文教基金会形象大使翁镇发先生
不光在舞台上传播笙乐,在培养后学人才上翁先生也不遗余力,2015年,上音翁镇发笙乐团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中国改良笙的重奏乐团,乐团演奏均采用37簧系列笙,在翁镇发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无论东西方古典还是现代作品,笙乐团都能完美演绎。 上音翁镇发笙乐团 2019年,翁镇发先生还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评选的“杰出民乐教育家”荣誉称号。
想要了解更多翁镇发先生作品和动态,
请浏览器打开德音乐教·翁镇发先生专栏:
http://wengzhenfa.yuejiao.org/
自从1956年笙乐大师胡天泉的第一首笙独奏曲《凤凰展翅》问世至今,笙乐界百花齐放,习笙、学笙者遍及海内外,我们期盼着“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唐朝文化对日本的文化至今有着深刻的影响,到今天,日本的正仓院还收藏着完整的唐代十七簧笙竽。 正仓院馆藏唐代竹笙 和我国接壤邻近的泰国、缅甸、印尼、老挝、越南都流传着笙的身影,缅甸的牙笙(用象牙制成,构造和使用与我国的苗族地区的芦笙很像),泰国的“吞格”(泰国“芦笙”),以及老挝和越南,自古以来就喜欢用笙歌表达感情,吹起悠扬婉转的芦笙,唱起动听的歌曲,载歌载舞。 牙笙
点击图片,进入《德音乐教》小程序《乐器博物馆》
中国笙还是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早在17世纪左右,笙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波斯,后来又流传到欧洲,启发了管风琴、口琴、手风琴的发明。据记载,1777年,来中国布道的法国传教士阿米奥来回国时将笙带回了欧洲,从此这一不为人知的簧片,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迅速传遍欧洲。
1780年,丹麦的柯斯尼克利用笙的簧片原理,制造了管风琴的拉手,从此管风琴才普遍使用了自由簧。
管风琴
1810年,法国的乐器制作家制成了风琴。
1821年,德国人布什曼在笙的启发下发明了口琴。
1829年,奥地利人制成了手风琴。
键盘式手风琴
这就是笙 带着与生俱来的神秘穿越千年的风雅在诗文中,在传说里在艺术家的演奏中重新焕发着灿烂的生机 参考资料:[1]李光陆.中国笙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乐声.中华乐器大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3]苏泓月.古乐之美[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4]宋新.中国古代“笛”“笙”考[J].史学月刊,2005:119-120.[5]尹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乐器——琴、瑟、筑、竽、笛[J].乐器科技简讯.1975(3).[6]王少华.女娲做笙簧的神话意蕴[J].音乐艺术.2002(4).[7]张振涛.宋代三种笙制(和笙、巢笙、竽笙)及管苗音位的设置原则[J].中国音乐学,1995:96-109.[8]杨荫浏.笙—竽 考[J].乐器科技简讯,1974:23-38.